关于浙外第三届“一带一路” 涉外法治人才创新实验班启动招生的通知

作者: 时间:2023-05-09 点击数:

  浙外第三届一带一路涉外法治人才创新实验班启动招生

 

一、培养目标

浙江外国语学院“‘一带一路涉外法治人才创新实验班致力于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培养政治立场坚定,熟悉国际法律规则和涉外法律事务的复合型、国际型、应用型涉外法治人才。

本实验班对所培养学生毕业5年左右的预期目标为,

(一)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国际组织从事管理工作的涉外复合人才;

(二)在律师事务所从事涉外事务的优秀应用型人才;

(三)在国内外知名法学院从事法学相关研究的学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一)知识要求

1.熟悉中国基本法律制度,了解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熟悉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部分国别法律基础知识;

2.基本掌握涉外经贸方向法律知识和通识管理知识。

(二)能力要求

1.具备思辨能力、表达能力以及一定的研究能力;

2.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和信息检索能力;

3.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

(三)素质要求

1.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2.具有较强的身心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培养年限

“‘一带一路涉外法治人才创新实验班采用加餐式培养,学制两年,培养时间为第三学期至第六学期,培养期间包括寒暑假。学生完成实验班相关课程和考核要求,方可结业。实验班同学修读的课程学分可与本专业拓展类课程和非拓展类课程进行10个学分互换。

四、课程设置与说明

1.课程设置

“‘一带一路涉外法治人才创新实验班开设有三类八单元研修课程模块,国际型人才导向课程包括世界历史与国际政经外国法等,复合型人才导向课程包括内国法国际法国际组织法等,应用型人才导向课程包括涉外法治思维与能力素养涉外法治实践巡回法学院等。

课程模块

学分

学时分配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指向

总学时

授课

案例分析

复合型

国际型

应用型

世界历史与国际政经

2

大使讲座

沙龙研讨

各学期

考查

 

内国法

6

96

64

32

第四学期

第五学期

考查

 

 

国际法

6

96

64

32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考查

 

外国法

2

32

16

16

第五学期

第六学期

考查

 

涉外法治思维与能力素养

6

96

32

64

第五学期     第六学期

考查

 

 

 

巡回法学院

2

国内外知名   法学院交流

寒暑假

考查

涉外法治实践

涉外法治实务见习

(三选一)

3

政府部门涉外见习

第四、五学期、假期

考查

 

 

 

法院涉外见习

第四、五学期、假期

考查

 

 

律师事务所涉外见习

第四、五学期、假期

考查

 

 

 

 

2.课程说明

各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及考核要求:

课程模块

课程主要内容

考核要求

课程评价

世界历史与国际政经

1.世界历史:经典导读+分组阅读式+分组汇报。

2.国际政经:热点关注+大使讲座+专家评论式。

1.在教与学的基础上每人完成特定历史阶段或历史事件为主题模块的演讲5分钟。(主旨演讲)

2.在研与讨的基础上,每学期完成二篇时评文章。(个人作业)

班主任评价和同学互评结合。

内国法

1.实体法学习:民法、刑法、宪法行政法等实体法主题研讨与案例分析,学习掌握重要法律理念与法律原则。             2.程序法学习:民商事诉讼与仲裁、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三大诉讼法主题研讨与案例分析,学习掌握诉讼法基本理念、规则与相关异同知识点。

1.完成三大实体部门法基础知识考试和经典案例分析。(个人作业)

 

2.完成三大程序部门法基础知识考试和经典案例分析。(个人作业)

考试成绩和任课教师评价相结合。

国际法    

 

1.专题学习:国际公法、国际组织法、国际经济法(国际商法)等深度学习,学习掌握国际法基础理论和重要知识点。

2.案例分析: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选取三国法中一个经典案例,结合案例阐释相关知识点和分析框架。

1.完成三国法理论知识考试(个人作业)。

2.完成案例分享与展示(小组作业)。

考试成绩和任课教师评价相结合。

外国法

 (国别法、区域法、比较法)

1.教学相长:教师导读,每人选取一国法进行深入研读,熟悉该国法律特点。

2.案例分析:选取经典案例进行展示,突出不同国家和区域法律特点。

1.完成一份国别区域法律小论文(个人作业)。

2.完成一次国别区域法律差异化比较主题案例分析与展示(小组作业)。

考试成绩和任课教师评价相结合。

涉外法治思维与能力素养

1.法庭模拟、辩论艺术、文书写作、文献检索:以班级小组为单位,在班主任和导师带领下,通过法律辩论赛、法庭模拟、写作训练和文献检索等方式实施课程,提高学员能言善辩、写作技巧和文献检索能力,不断提升学员们法律思维和实操能力。

2.通识管理工作坊: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职场情景沙盘模拟的方式,分享通识管理相关知识,并在以课后练习形式提升相应通识管理能力。

1.完成法庭模拟心得体会报告。(个人作业)

2.完成课后练习作业方案。(小组+个人连带作业)

 

导师评价、班主任评价和同学互评相结合。

巡回法学院

校际交流:与国内或国际知名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地法学院开展一带一路涉外法治夏令营、双校园培养等方式,利用寒暑假进行线上线下学习,提升法学视野,扩大朋友圈,加深涉外法治事业认同。

1.完成巡回法学院学习心得体会报告。(个人作业)

 

 

2.完成至少5位校外法学院师生链接。(个人作业)

 

导师评价、同学互评相结合。

涉外法治实践

涉外法治实务见习(三选一)

 

政府涉外部门见习:跟随干部,观察、参与、记录涉外事务工作。

1.在完成一般见习任务的基础上,完成我眼中的涉外干部见习心得一篇。

班主任评价与实践导师评价相结合。

法院涉外见习:跟随法官,观察、接触、记录涉外案件。

1.在完成一般见习任务的基础上,完成我眼中的涉外法官见习心得一篇。

班主任评价与实践导师评价相结合。

律师事务所涉外见习:跟律师,观察、参与、记录涉外案件。

1.在完成一般见习任务的基础上,完成我眼中的涉外律师见习心得一篇。

班主任评价与实践导师评价相结合。

 

备注:课程方案及开课时间可能会有微调,最终以教学计划为准。

 

 

 

 

招生及选拔方式

招生计划:

第三届一带一路涉外法治人才创新实验班(32人)

报名对象:

全校2022级四年制本科生

报名要求:

1)政治立场坚定,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2)热爱法律,信仰法治,拟未来从事与法律相关的法律事务和管理工作;

3)具有较强的内驱力、时间管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能较熟练使用一门外语进行沟通交流和写作;

5)身体素质好,有一项自己擅长的兴趣爱好;

另,可邀请1-2位教师或学姐学长为自己写推荐信(自选动作)。

选拔方式:

 1)报名咨询期间:202359-518

第三届一带一路涉外法治人才创新实验班现场宣讲会

时间:518日晚(星期四)18:00-20:00

地点:融院D302

2)选拔面试阶段:519-528

第一轮:初试

第二轮:体验式面试

第三轮:专家面试

3)公布结果时间:5月底

 

咨询方式:

 1)线下咨询:

一带一路学院、华侨学院、国际学院办公室 望院D221

咨询热线:88213035  宋老师,杨老师

2)线上咨询:扫描文末第三届一带一路涉外法治人才创新实验班招生咨询群二维码,加入钉钉群详细咨询。

 

 

地址:中国·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  邮编:310012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外国语学院教务处